top of page
Writer's pictureJUST FEEL感講

感講你知:留意學生試前壓力徵兆

不知不覺間,新學年已經過了一個半月,又快到測驗季節,小六學生的呈分試更是迫在眉睫!各位家長和教師,你留意到學生的身心狀態有什麼變化嗎?情緒和身體是息息相關的,除了直接詢問學生,家長和教師也可以嘗試從觀察學生的身體反應入手,了解學生的感受。


以測驗前較常出現的壓力為例,常見的壓力徵兆包括:

  • 感受:激動、不耐煩、煩躁

  • 身體:頭痛、疲累、食慾不振

  • 認知:專注力和記憶力變差、對自己表現不滿、討厭自己

  • 行為:坐立不安、容易生氣


同理傾聽 了解感受想法

看見學生的壓力徵兆,我們接着嘗試問「為什麼」,了解學生壓力背後的感受和需要,並以同理心傾聽他們,避免插嘴、評論和否定學生的感受或想法。「同理傾聽」能夠讓學生感到安全和被接納,更願意表達自己和尋求協助,有助調節和紓緩壓力。


同理傾聽的技巧包括:

  • 簡單語言確認:「嗯……」、「原來係咁……」、「媽媽/爸爸/老師聽緊……」

  • 身體語言:眼望學生、身體傾前、點頭、手搭着學生的肩膊或手

  • 覆述客觀事實和感受:「我聽到你話『聽唔明老師講咩』,你係咪好灰心?」、「我見到你皺晒眉頭,你係咪好擔心呀?」


聽到學生遇到困難,我們往往習慣馬上給予意見,希望幫助學生解決事情後,他們相應的負面心情也會消失。但其實當人情緒不穩時,也難以平靜和清晰地處理事情,最後可能「心情」、「事情」都得不到解決。反之,「先處理心情,再處理事情」或許來得更有效。


「先處理心情,再處理事情」是「JUST FEEL 感講」的格言,我們一直秉持這個理念與超過30所小學成為夥伴,透過培訓教師和家長具備「善意溝通」的知識,並為他們提供課程、工具等支援,培育下一代去擁抱情感,提升身心靈健康。最近我們的夥伴學校在教育局研討會的成果分享,令我們十分鼓舞,也認證了「先處理心情,再處理事情」的重要。


教師小舉動 紓緩緊張心情

我和另一共同創辦人郭梓樂上月很榮幸獲教育局邀請,主講 2023/24年度「校園‧好精神」教師專業網絡系列學生精神健康研討會(一)的小學及中學場次,我們與夥伴學校以「透過善意溝通提升學生身心健康」為題,與全港超過200所中小學的教師代表分享與交流。當日我們除了介紹「感講夥伴學校計劃」中以全校參與模式推動「社交情意教育」和「善意溝通」的不同策略,包括「開學適應週」和「善意溝通家長日」,我們的兩所夥伴學校也分享了實踐經驗。


其中東涌天主教學校(小學部)自2022年與我們合作,教師透過全校教師工作坊、共學小組、共同備課會學習「善意溝通」後,在課堂上有不同的新嘗試。麥老師憶述有一天,她班別的學生都非常緊張,因為數學教師要他們背乘數表,但在這個「小考」前,數學教師請學生用磁石在「感受之輪」上分享自己的感受。教師這個小小的舉動,令學生感覺到「老師明白自己的感受」、「老師願意接受自己的狀態」,即使有學生不太懂得背,最後也願意去嘗試。麥老師表示:「這是我親眼目睹的經歷,可以用『amazing』來形容!」


邀請各位家長、教師都與我們一起學習「先處理心情,再處理事情」,以同理心陪伴學生面對壓力!


文:楊思毅(JUST FEEL感講共同創辦人暨執行總監)


作者簡介:註冊非牟利機構「JUST FEEL 感講」的願景,是轉化學校和家庭的溝通文化,透過支援教育工作者和家長,攜手共創同理心校園和家庭文化,提升孩子的身心靈健康。


(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,旨在指出相關制度、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,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,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,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、不滿或敵意。)


[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71期]

10 views0 comments

Recent Posts

See All

Comments
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