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永光小學開學週 校門設大型感受之輪全校推班級經營課 促進師生親子關係

五旬節聖潔會永光小學聯同 JUST FEEL 感講,在開學週於校門設置大型「感受之輪」,鼓勵學生及家長分享感受。圖左至右分別為:JUST FEEL 感講 項目經理Vincent、五旬節聖潔會永光小學洪慕竹校長、小一學生Nathan及其母親邱女士、五旬節聖潔會永光小學鄧子軒老師。
五旬節聖潔會永光小學聯同 JUST FEEL 感講,在開學週於校門設置大型「感受之輪」,鼓勵學生及家長分享感受。圖左至右分別為:JUST FEEL 感講 項目經理Vincent、五旬節聖潔會永光小學洪慕竹校長、小一學生Nathan及其母親邱女士、五旬節聖潔會永光小學鄧子軒老師。

教育局局長蔡若蓮於開學日出席活動時表示,非常重視學生的精神健康,並希望與學校及不同專業持續推廣《4Rs精神健康約章》,協助學生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,提升學生的精神健康。在上學年開校的五旬節聖潔會永光小學,於今個開學週聯同教育局《4Rs精神健康約章》夥伴機構 JUST FEEL 感講,合作舉辦一系列開學活動,包括於校門設置大型「感受之輪」,鼓勵學生及家長分享感受,並在全校所有班別推行班級經營課,旨在加強學生、師生及親子之間的關係,提升學生在校園中的安全感和歸屬感。


小一學生 Nathan 重返校園感到快樂但緊張,母親邱女士認為「感受之輪」有助孩子表達和反思感受。
小一學生 Nathan 重返校園感到快樂但緊張,母親邱女士認為「感受之輪」有助孩子表達和反思感受。

在開學首週,迎接永光小學學生的除了有親切的校長和老師外,還有一座兩米高的「感受之輪」易拉架,上面印有不同的正面和負面感受。學生及家長在老師的鼓勵下,踴躍用貼紙分享暑假後返校的感受,有人感到快樂、幸福、放鬆,亦有人感到擔心、傷心或生氣。一名小一學生 Nathan 在「感受之輪」上貼上了「快樂」,因為重返校園讓他感到興奮,但對於陌生的環境亦感到緊張。他的母親邱女士表示,Nathan 在開學第一天甚至因為緊張而不敢喝水及上廁所。


邱女士亦分享自己的感受,她表示一方面既感到幸福和感激,因為兒子入讀大女兒就讀的小學,姐弟倆可以彼此照顧,但同時也擔心較為內向的兒子在人際關係上可能遇到困難。她認為學校舉辦「感受之輪」的活動非常有意義:「平時較少會主動問子女的感受,但這個『感受之輪』能帶動大家表達感受。兒子看到後,也會反思自己當下的心情。」


ree
ree
五旬節聖潔會永光小學聯同 JUST FEEL 感講,透過班級經營課及溝通互動工具 ,幫助學生認識自己和他人,並建立師生間的緊密關係,提升學生在學校的安全感與歸屬感。
五旬節聖潔會永光小學聯同 JUST FEEL 感講,透過班級經營課及溝通互動工具 ,幫助學生認識自己和他人,並建立師生間的緊密關係,提升學生在學校的安全感與歸屬感。

開學時感到緊張、不知道如何結識朋友,是很多學生的常見困難。因此,在上課鐘聲響起後,永光小學的班主任並未立即教授學術課程,而是進行班級經營課。課堂內容包括認識自己、同學及老師,並利用溝通互動工具,如「熊抱版感講感受需要卡」、「感受之輪」及「善意溝通魔法學校學生證」,鼓勵學生透過真誠分享感受,建立與同學和老師之間的緊密連繫。


鄧子軒老師分享,當學生建立了友好的關係後,不僅更願意表達內心想法,也學會尊重他人:「以前學生之間若發生不小心的肢體碰撞,往往會很容易發怒;但透過班級經營課,他們聽到其他同學的感受後,學會彼此欣賞,現在能冷靜下來反思是否誤會了對方。」


JUST FEEL 感講 為永光小學提供了班級經營、社交情意教育課程,以及教師、家長培訓和諮詢服務。項目經理 Vincent 解釋了關係建立對學校的重要性:「學生需要先滿足基本需求,如安全感、歸屬感和被關心,才能追求更高層次的目標,例如學習和自我實現。當學生情緒穩定時,他們才準備好學習。」因此,機構建議學校在開學初期,讓學生適應與他人互動,並先建立在學校的安全感和歸屬感,然後再學習人際技巧。


ree
五旬節聖潔會永光小學於本學年參與「感講夥伴學校計劃」,未來三年將與JUST FEEL 感講 全面且深入地推動社交情意教育,包括社交情意教育及班級經營課程、教師及家長培訓,以及校園文化推動諮詢等。
五旬節聖潔會永光小學於本學年參與「感講夥伴學校計劃」,未來三年將與JUST FEEL 感講 全面且深入地推動社交情意教育,包括社交情意教育及班級經營課程、教師及家長培訓,以及校園文化推動諮詢等。

除了開學週的活動外,永光小學亦於整個學年內安排每週進行班級經營課和社交情意教育 課。校長洪慕竹表示,學校於上學年下學期參與了 JUST FEEL 感講 與宏利合作推出的「 Re:FEEL 學校啟動包(感講夥伴學校計劃)」,並在小二、小三試行班級經營課程,成效顯著,因此決定於本學年成為「感講夥伴學校」,未來三年將全面且深入地推動社交情意教育。慕竹校長指出:「現今學生因疫情影響,對描述感受感到困難。面對新時代的各種挑戰,社交情意教育顯得尤為重要,讓學生先認識自己,學習與人相處,並培養抗逆力。」

留言
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