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感講你知:善意溝通 接納離別(上)

Updated: Feb 10, 2022



近月不少香港家庭選擇移民。無論是留下,還是選擇離開的人,皆有不同的感受和需要。成年人尚且會farewell,吃頓飯,好好講bye bye,一起面對離別的不捨。但換上孩子,不管是要移民的當事人,抑或有朋友、同學要離開,家長又可如何幫助他們經歷其中,從而認識、接納箇中的感受呢?我將會與各位分享自身經歷,希望拋磚引玉,探討家長在這時代的洪流下,怎樣以陪伴、同理心跟子女同行,促進更良好的親子關係和溝通。


我的親戚Edwin就讀高小,上月舉家移民英國。幾個月前他曾告訴我,某一個不太熟稔的同學有一天突然不再上學,老師沒有任何解釋,這個同學就好像「人間蒸發」般。Edwin和其他朋友都感到很錯愕,即使後來得知該同學舉家移民了,但由始至終,沒有人作任何解釋,一句bye bye都沒有說,令大家都感到怪怪的。我亦聽到另一名家長和我分享,她的女兒得悉好友移民時,哭得很厲害。於是我在想,孩子面對離別的感受,有沒有安全的時間、空間,讓他們好好抒發情感呢?


所以,當我得悉Edwin也要移民時,便決定在他離別前以「善意溝通」方式和他聊天,讓他好好察覺,表達感受和需要。

 

我邀請 Edwin與我就着移民的話題好好談一談。我們在梳化坐下,然後拿出「感受需要卡」,按「善意溝通」的方式和他聊天(他是令我學習「善意溝通」的其中一個原動力,也是我在幾年前首個使用「感受需要卡」聊天的孩子,自此他便經常使用,所以十分熟悉過程)。我們首先揀感受卡:我揀了「擔心」、「好奇」;他揀了「傷心」、「擔心」、「好奇」和白卡(供自由發揮)。


分享、消化感受 好好講bye bye


我首先分享自己的感受:「我感到擔心,因為你們在外國努力適應當地生活之時,或許會忘記要好好溝通,了解彼此的感受需要。我亦好奇,外國的生活是怎樣的?」然後向他說:「我見到你揀了傷心、擔心、好奇和白卡,你可以告訴我,為什麼你有這些感受嗎?」Edwin回答︰「我不捨我的好朋友,還有你們,所以感到傷心;而且我擔心去到外地生活會不習慣。但我也好奇外國讀書是怎樣的。」他說着說着,便流下了眼淚。


我沉默地陪着Edwin,讓他有安全的空間消化這些感受。然後,我邀請他和我一起揀彼此的需要卡,再與他分享「哀悼」這些需要。當我們察覺到我們有些需要(如友誼)未能滿足時,可哀悼,即擁抱自己的哀傷,想哭就哭,而不是避開、壓抑或自我評論。Edwin的眼淚,就是擁抱了自己的哀傷而自然流出來的。最後,我邀請他好好和朋友講bye bye,察覺和接納彼此的感受和需要。


各位家長,如果你的家庭即將移民,或者你的子女有朋友移民,請嘗試以「善意溝通」認識和接納當中的離別不捨吧!下一篇文章,我將分享我如何幫助孩子認識其他家庭成員面對離別的感受和需要。


文:楊思毅(JUST FEEL感講共同創辦人暨執行總監)


作者簡介﹕註冊非牟利機構「JUST FEEL感講」的願景,是轉化學校和家庭的溝通文化,透過支援教育工作者和家長,攜手共創同理心校園和家庭文化,提升孩子的身心靈健康。


[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51期]

19 views0 comments
bottom of page